生物质颗粒发展空间大生物质燃烧机的生产厂家压力紧张
2017-02-11 来自: 聊城市晨唐商贸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974
在此前能源局印发的《生物质能发展“十三五”筹划》中明确,结束2020年,我国将坚持分布式开拓、用户侧取代、融入环保、梯级利用的原则,基本实现生物质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,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。
生物质能迎纾困政策 未来5年有望新增千亿投资
能源局克日印发《生物质能“十三五”发展筹划》(以下简称《筹划》)。《筹划》提出,到2020年,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。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。专家感到,从我国能源结构和发展环境来看,我国生物质能中长期发展远景广阔,筹划的出台将加快推动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。
详细的发展目的为:《筹划》提出,到2020年,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,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。其中,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,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,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;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。与此同时,根据成本条件做好筹划,确定项目结构,因时制宜确定适应成本条件的项目规模,组成就近收集成本、就近加工转化、就近消费的分布式开拓利用形式,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。
《筹划》明确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,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,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,加快生物液体燃料树模和履行,把生物质成型燃料列为发展之一是其中一大亮点。而在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方面,在具备成本和市场条件的地域,特别是在大气污染形式严厉、镌汰燃煤锅炉任务较重的京津冀鲁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东北等地域,和散煤消费较多的农村地域,加快履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,为村镇、工业园区及公共和商业举动步伐供应可再生清洁热力。
按照上述筹划测算,结束2020年,生物质能产业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,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。其中,生物质发电新增投资约400亿元,生物天然气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,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产业新增投资约180亿元,生物液体燃料新增投资约180亿元。加倍值得存眷的是,生物质能产业更具备显著的环境效益。估量2020年,生物质能合计可取代化石能源总量约5800万吨,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.5亿吨,并将创造400万个赋闲岗位。
据公开资料,我国生物质成本丰硕,能源化利用潜力大。世界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、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、生活残余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成本总量每年约4.6亿吨标准煤。但结束2015年,生物质能利用量约3500万吨标准煤,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质能利用量仅为1800万吨标准煤。
就此,《筹划》明确指出:社会各界对生物质能认识不足充分,尚未达成共识;分布式商业化开拓利用经验不足;***化市场化程度低,技能程度有待提高;标准体系不健全,尚未建立生物天然气、生物成型燃料工业化标准体系;政策上,尚未建立生物质能产品优先利用机制,缺乏对生物天然气和成型燃料的终端补贴政策支撑。在可再生能源发展***主任任东明指出,“我国能源体系和规模还不克不迭支撑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利用,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性也很难与传统能源竞争。”
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技能研发程度全体上与海内处于同一程度,在生物质气化及燃烧利用技能、生物质发电、残余发电等方面居程度,但是存在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不均衡、生物质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能、燃料乙醇关键技能有待打破等问题。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立异***主任林伯强也指出,我国生物质能起步比风、光还早,但发展非常痴钝。组成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痴钝的原因起因有多方面,一是政策力度不足,二是成本居高不下,三是影响成分复杂。
但全体来看,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,从固体燃推想液体燃料,生物质能将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,而干系企业也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。